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着力构建“三抓三提”的心理健康工作模式,大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抓干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精度”。一直以来,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秉承以生为本、教育为重、预防为主、发展为先的工作理念,构建了“寝室长—心理委员—班主任—辅导员—学院领导”五级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建立心理危机学生档案,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干预和跟踪工作,建立家校共育干预机制,形成学院统一领导、师生积极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总体工作格局。3月24日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召开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会议,会上学院领导听取了各年级辅导员重点关注学生的分类汇报;党委副书记吕平传达了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相关要求;辅导员陆冠楠领学了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工作办法;学院党委书记齐秀强强调了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务必在“严”字上下功夫。在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要求认真开展相关工作。按要求进行排查、记录、汇总、定期进行谈话、沟通等;二是务必在“真”字上下功夫。真诚对待学生,真心对待工作,不要惧怕困难和问题,定期、及时和学生交流谈话,了解情况,为学生疏通心理,排解压力,指引方向;三是务必在“点”字上下功夫。要注意重点时间节点和重点关注对象。如开学季、毕业季、学生学业成绩公布时间,单亲家庭学生、补考挂科比较多的学生、学业预警的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等,同时对于心理危机处理要有耐心,要始终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首要位置,树立生命教育高于一切的理念。

抓教育,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度”。以学生喜好和心理培育为出发点,以3.25、5.25和9.25等心理健康教育时间点为契机,打造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特色精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积极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通过持续开展“连续21天微信朋友圈幸福打卡”、“画笔描绘生活、心灵感悟人生”心理手绘大赛、心理委员技能大赛、户外心理素质拓展拔河等活动,为塑造阳光心态,促进身心健康奠定了坚实基础。加强软硬件建设,建立学院二级心理咨询室,面向全院学生开放。

抓队伍,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温度”。持续开展学院心理委员培训大会和心理沙盘体验等活动,充分发挥班级心理委员在心理健康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的朋辈互助能力,抓好学生心理委员这支关键队伍。3月22日召开了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与阳光同行和健康为伴”班级心理委员培训大会,会上第四届全国百佳心理委员—通信19-3班付金丽,结合自身心理委员工作实际进行了分享交流,心理辅导员陆冠楠为同学们讲解了心理委员工作的保密原则、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并结合案例讲解了学生异常言行的具体表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远、责任重大。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将不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启新征程、书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