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大要闻 > 正文
【献礼党代会 砥砺新时代】回眸发展路:教育教学篇
作者:关凤岩 点击数: 时间:2022-01-09 11:36:33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科技大学第二次代表大会是在学校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启动“十四五”发展规划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迎接本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党委宣传统战部推出“回眸发展路”专栏,全面展示学校近年来在党建、教育教学、科研服务及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领域取得的成绩。旨在引导师生员工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改革创新,加快发展,为建成矿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回眸发展路:教育教学篇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服务龙江振兴为牵引,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提升办学质量。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进一步明确了应用型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专业课程建设、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新提升,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应用型办学定位不断巩固

学校坚持“大矿业”特色、“大安全”优势,以特色优势学科专业为引领,以矿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为目标,坚持“一高一强”(思想道德素质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实施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立足行业,服务全省,辐射全国,培养适应国家和龙江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2017年学校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成功获批“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建设示范高校”,2020年深入开展了“双论证”工作,进一步校准了人才培养定位、目标和方向。

二、专业结构日趋合理

学校按照优势特色专业重点发展、骨干专业稳定发展、新兴急需专业培育发展、饱和专业控制发展的思想,进行人才培养战略定位和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论证工作,不断充实专业内涵,优化专业结构。2020年获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新专业,2021年获批应急技术与管理新专业,同年对人工智能、智能采矿、智能制造等新建专业进行了谋划推进,停招部分专业。

、专业质量持续提升

学校坚持内涵建设,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对标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标准,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截止目前,我校9个专业实现本省一批次招生,采矿工程、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会计学、环境工程、安全工程等5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数学与应用数学等12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采矿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矿物加工工程、安全工程等4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环境工程、金属材料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绘工程等4个专业获得认证受理(其中环境工程和金属材料2个专业已完成认证进校考查)。

四、产教融合得到新拓展

学校制定出台了《黑龙江科技大学校企协同育人指导委员会章程》,不断健全完善机制,推进校企协同育人。联合大中型骨干企业、科研院所,牵头成立省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创建集“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密切合作的协同创新体系,形成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

与黑龙江龙煤集团鹤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国际煤机鸡西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共建国家级校外实践基地2个,与地方政府、教育部中软国际等公司签订合作协议49个,与深圳软件园就业实训基地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59处。与龙煤四大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企业建有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359处。

为服务龙江“六个强省”战略、推进四煤城转型发展,2019年4月,学校与龙煤集团共同成立“龙煤学院”,校企协同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学生培养涵盖9个专业,已招生近千人,实现了企业人才储备的需求。

五、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新收获

学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为引导,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毕业设计等多方面开展教学改革。在课程体系上,重构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立足应用,注重需求,与行业企业进行充分对接,优化课程结构,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在教学方法上,逐步形成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为基本取向的教学方式;在考核方法上,加强过程性考核,将学习过程的表现加入到学习成绩结果考核之中,推进从单一考知识向知识、能力、素质等综合考核转变,注重应用与能力考核。

几年来累计获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227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成功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项目2项,实现历史性突破。

六、课程资源质量得到新提升

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一流专业建设为引领,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构建了国家-省-校三级专业课程建设体系对标国家一流课程建设标准,遵循“两性一度”标准,倾力打造五大金课。形成学校-学院-基层教学组织三位一体专业课程建设体系,多方位组织教师参加一流课程建设专题培训,让每位教师深刻理解“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大核心理念,并在教学中贯彻落实,做到课程建设驱动专业建设。

几年来我校建成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16门,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2门。

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新加强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

学校大力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建立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机制,制定并出台了《黑龙江科技大学课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构建了由“学校-学院-专业-教师”组成的“四位一体”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在全校范围内举办系列课程思政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2020年,获省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团队2个,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2021年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青年教师李微荣获黑龙江省首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特等奖。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全省第二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哈尔滨市松北区浦源路2468号 P.C:150022  黑ICP备05006845号
Copyright © 2009 黑龙江科技大学-信息网络中心